我國從90年代開放電波資源後,媒體市場百家爭鳴,百花齊放。然而,政府開放市場同時缺乏有效管理與配套,致使媒體結構失衡、惡性競爭,內容貧乏、新聞商品化等現象,日益嚴重。台灣媒體亂象可謂是市場失靈與國家失靈的產物,例如因為缺乏嚴謹的進退場機制,以致於頻道表現雖然糟糕,只要有寡占系統的財團在背後撐腰,仍能繼續存在;同時卻有很多頻道被系統業者拒於門外,苦無上架機會或是公平議約條件。
近年來,民間社會呼籲政府建立有效的進退場機制,以解決媒體亂象,但至今仍未見進展。 2005年,新聞局未通過八家衛星電視頻道換照,引發法規範不足及言論自由的爭論。2006年獨立主管機關NCC成立,至今廣電三法修法仍在研議中。到底我國應該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媒體進退場機制,能使市場結構正常化、競爭公平化、媒體表現符合公共利益?媒體進退場機制該如何設計、有哪些審查標準以及審查程序?為了回答這些問題,本場次邀請主管機關、電視業者、學者專家共聚一堂,為我們解析目前媒體結構失衡、表現惡化的原因以及進退場機制設計的可能方向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